金秋十月,学术飘香。2025年10月11日,第十届南湖国际青年学者论坛(秋季)OK138太阳集团分论坛在ok138cn太阳集团水产楼A105会议室成功举办。本次论坛以“海外人才中国行·农业科技创新”为核心主题,采用“线下报告+线上连线”的双模式,搭建起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交流温度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。论坛由高坚教授主持,为来自国内外的青年学者们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合作洽谈的优质舞台。
论坛的核心学术报告环节,六位学者聚焦水产领域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,围绕环境治理、营养机制、生物技术、免疫医学等多个前沿方向,分享最新研究成果。
贾天龙博士聚焦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实际痛点,开展“基于深度学习的河道漂浮垃圾检测与量化”研究,为解决全球河流垃圾污染难题提供技术方案。目前全球河流每年接纳的垃圾超亿吨,仅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区域,每年流入河流的垃圾就达270万件;而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,不仅每年运维费用超10万美元,检测效率还很低,同时常用的监督学习模型也存在垃圾误判的问题。针对这些痛点,他提出“自监督预训练—半监督微调—通量量化框架”三层技术创新:通过SwAV(Swapping Assignments between multiple Views,即多视图交换分配)方法,有效提升垃圾与背景的区分准确率,幅度达12%;仅需使用10%的人工标注数据,就能让模型适配不同河道场景,且检测速度相比传统方式提升3倍;此外,在桥梁上布置分布式相机采集河道图像,将模型识别出的垃圾数量,结合河流流速、相机视场角等参数,进一步转化为“垃圾通量”(即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区域的垃圾数量)数据。越南西贡河实测结果与河流动力学规律完全匹配。未来,该团队计划整合全球1000万张河道图像,打造全球化垃圾检测基础模型,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。

贾天龙博士作报告
邱国威博士则深耕蓝藻研究,围绕“蓝藻的矿质营养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”开展研究。他通过检测发现蓝藻细胞铁含量是大肠杆菌的46-155倍,并鉴定出蓝藻的铁选择性孔蛋白Slr1908,颠覆“铁通过非选择性通道摄取”的传统认知;同时解析PhoB蛋白介导的铁-磷共限制响应通路,阐明蓝藻利用昼夜节律适应富氧环境的分子调控网络。在应用层面,螺旋藻(蓝藻类)可1:1替代占全球水产68%消耗量的鱼粉,其蛋白占比70%且富含微量元素,能降低养殖成本15%;蓝藻还可作为水产口服疫苗载体,高效表达致病菌抗原,成本低且便于大规模免疫;同时可通过氮饥饿调控,实现“饲料供给-水体铵盐/亚硝酸盐去除”一体化,为水产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邱国威博士作报告
王洁博士针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能问题,提出“基于强化生物除磷技术的人工湿地系统”。该技术核心突破传统人工湿地“好氧优先”的设计局限,通过构建“前置厌氧单元+周期性磷释放”的运行模式,将系统磷去除负荷从常规的0.5g/(m²·d)显著提升至2.3g/(m²·d);同时,深入研究并揭示了生物膜分层结构下,硝化菌与反硝化聚磷菌的代谢共生网络机制,基于此优化后系统总氮(TN)去除率大幅跃升至95%。此外,该技术创新性引入硫化物调控,不仅使湿地系统稳定运行周期延长3倍,有效缓解基质堵塞难题,还同步将硝酸盐去除率提升至19.78%,实现脱氮、除磷与系统长效运行的多重优化。

王洁博士作报告
线上参会的张高群博士,围绕“胸腺拟态细胞的发育轨迹和进化起源”展开分享。胸腺拟态细胞在免疫耐受建立中至关重要,但既往研究缺乏系统解析。他运用单细胞RNA测序、谱系追踪、比较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,绘制出该细胞从胚胎期到成体期的发育轨迹图谱,鉴定出3个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的分化节点;通过跨物种对比发现,其核心调控通路具有进化保守性,而细胞表面受体存在物种特异性差异,为免疫器官进化研究提供新证据,也为自身免疫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。

张高群博士作报告
贾皓博士带来“细胞凋亡可视化探针斑马鱼”的创新研究。他构建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的凋亡传感器“Sensor C3”,通过“绿→蓝”的荧光变化实现凋亡可视化标记:利用krt4启动子可实现皮肤细胞特异性监测,UV照射后荧光快速变蓝;借助ubi启动子则能捕捉心脏、神经元等全身组织的凋亡动态,甚至观察到运动神经元“细胞体与轴突同步变蓝”的过程。该模型对重金属镉的检测限低至4.4nM,较传统检测提前48小时预警毒性损伤,还颠覆“巨噬细胞主导凋亡清除”的认知,发现斑马鱼卵黄囊上皮细胞早期凋亡主要由相邻细胞吞噬。
贾皓博士作报告
同样线上参会的万全元博士,聚焦“疱疹病毒诱导的宿主代谢重编程及其治疗潜能”。他发现KSHV病毒编码的vCyclin会劫持宿主CDK6,形成复合物磷酸化激活嘧啶合成关键酶CAD,驱动有氧糖酵解(乳酸生成量提升2.7倍)与嘧啶从头合成(UTP/CTP合成量增加3.5倍),为病毒复制提供能量与原料。体外实验显示,干扰CAD或CDK6后,病毒复制关键基因表达量降低80%;体内模型中,原发渗出性淋巴瘤细胞生长速率下降70%。更重要的是,该研究还揭示CAD激活可抑制Ⅰ型干扰素应答,帮助病毒逃避免疫清除,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全新靶点。

万全元博士作报告
最后,秦长平用1-10个数字概括介绍了学院教书育人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植、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。
此次OK138太阳集团分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集中呈现了水产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,更搭建起全球青年学者交流合作的坚实桥梁。未来,OK138太阳集团将继续以论坛为重要纽带,汇聚全球智慧力量,持续推动水产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,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及水产行业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