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:姚营新 瞿昊)10月18日下午,OK138太阳集团举行202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答辩评审会,旨在落实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政策、发挥优秀学生榜样作用。26名研究生围绕科研成果、实践经历及综合素养汇报答辩,评审委员会由专家老师评委与研究生代表评委组成,最终评选出硕士12名、博士6名。
博士研究生:笃学创新、知行合一
景园园聚焦水产环境与健康研究,以3篇高质量共一论文为基,成果发表于《Cell Commun Signal》等权威期刊,其中一文为水产纳米毒性研究提供关键参考;科研之外,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,牵头子任务顺利结题,还曾担任团支书,获评学术墙报一等奖、三好研究生,疫情期间主动投身志愿服务,实现科研与品德的双向提升。
秘琮然以水生动物病毒研究为方向,发表3篇一作论文,其部分研究成果深入解析乌鳢水泡病毒的致病机制,为该病毒的精准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撑;同时,他成功构建斑马鱼抗体缺失模型,为相关基础研究搭建重要实验平台。学术之余,他连续三年助力团队斩获“狮子山杯”羽毛球赛佳绩,展现文体兼修的全面素养。
董晓茹发表3篇独立一作论文,研究覆盖鱼类发育生物学等领域,成果为鳜鱼生理调控提供新视角;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活跃参与者,她多次斩获荣誉,还曾担任团支书与党支部副书记,在组织协调中锤炼综合能力。
王振生聚焦鱼病防控,5篇独立一作论文发表于《Int.J.Biol.Macromol.》等顶级期刊,成果为经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提供支撑;同时他活跃于学术交流平台,获评三好研究生,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,以科研反哺集体建设。
于跃2024年获评国家奖学金,在上一年度发表2项刀鲚性别鉴定国家专利,并带领团队获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湖北复赛)金奖。余岸艮专注水产动物代谢调控,发表4篇一作论文,成果揭示脂质降解机制、解析高脂饮食损伤机制;多次在国际会议作报告,获水产学会年会“优秀研究生报告”一等奖。
吕毛琳聚焦鱼类先天免疫,发表2篇独立一作论文,成果为鱼类TLR基因研究与疾病防控提供参考,同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竞赛,获评学术墙报二等奖及多次三好研究生。
王秋玲发表3篇一作论文,聚焦鳜鱼营养调控,为鳜鱼高效养殖与营养优化提供理论指导;作为核心成员,她助力团队斩获创新大赛金奖;作为校排球队主力,她帮助团队拿下大学全国联赛亚军;同时担任博士班团支书、获评三好研究生,在科研、竞赛、学生工作中实现全面发展。

硕士研究生:多元发展,服务兴农
王璇洁担任OK138太阳集团研会宣传部部长,不仅获评三好研究生、优秀研究生干部,还积极参与学术年会线上交流工作,在学生组织建设与学术服务中发挥桥梁作用,成为连接校园与学术平台的重要纽带。
李安冬以甲等奖学金证明学业实力,同时身兼校研会体育部副部长与主席团成员,始终践行“服务+学业”双驱动模式,组织体育活动、服务全校研究生,成为校园服务领域的中坚力量。
王贵龙则扎根实践一线,深度参与“渔技兴农”主题社会实践校级项目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;同时斩获职业规划大赛、知识竞赛奖项,担任班级班长,以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赢得认可。
杜佳燚在“狮子山杯”游泳赛中屡获冠亚军,展现强劲体育素养;同时获评知识竞赛二等奖、甲等奖学金,担任研会秘书处部长,以“文体兼优、服务争先”的形象,成为校园里的阳光榜样。
张千以4篇独立一作论文筑牢学术根基,成果发表于《ok138cn太阳集团学报》,为水产领域基础研究添砖加瓦;同时斩获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大赛三等奖,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,在学术与党建中找到平衡。
黄琼杰凭借独立一作论文展现国际视野,其成果发表于《Aquatic Science》(影响因子2.2),连续两年获甲等奖学金、获评三好研究生,以稳定的学术表现彰显潜力。
李泽巍则以科创为突破口,斩获“挑战杯”全国一等奖、“互联网+”省级大奖,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;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,他以“科创+党建”驱动班级发展,带领集体在学术与实践中共同进步。
汪灏与导师合作发表共一论文,在学术合作中提升科研能力;同时获评优秀学生干部、三好研究生,连续两年获甲等奖学金,实现科研能力与学生工作能力的同步提升。






本次答辩评选不仅是对评审流程的规范落实,更是对优秀研究生素养的综合展示。通过示范引领,将激励我院研究生以“笃学”为根基,用高质量论文与专利回应行业需求;以“创新”为动力,在竞赛与科研中突破传统边界;以“实践”为路径,在校园服务与兴农实践中践行初心,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供图:朱晓琳 陈姝彤
初审:王璇洁
审核:蔡先锋